以“进每一条巷、敲每一家门”协助居民脱贫

金蓉-黎芳
Chia sẻ
        (VOVworld)-以“进每一条巷、敲每一家门”为方针,目前,胡志明市第五郡已经提前一年完成市里提出的2014-2015年减贫目标。第五郡各坊、居民区以其良好做法和模式协助居民脱贫,提高生活质量。

       (VOVworld)-以“进每一条巷、敲每一家门”为方针,目前,胡志明市第五郡已经提前一年完成市里提出的2014-2015年减贫目标。第五郡各坊、居民区以其良好做法和模式协助居民脱贫,提高生活质量。

       对于胡志明市第五郡的贫困家庭来说,居民区脱贫自管小组成员已经成为了他们的亲人。

       自管小组是由胡市第五郡扶贫委员会成立,旨在及时协助当地特困家庭。成员们以“进每一条巷、敲每一家门”为方针,旨在了解每一个特困家庭的环境并提出具体的帮扶措施。

       此外,自管小组还经常组织社区活动,让成员们分享脱贫与谋生的经验和方式,从而加深邻里感情和互相友爱。

       第五郡第六坊第一扶贫自管小组组长阮翠凤说 : “ 我们要了解每个家庭需要的帮助,并动员居民区的好心人伸出援手。如果解决不了,我们就向上级领导提出,以寻找解决办法并提供本地就业机会。我们自管小组设有互助基金,向临时遇到困难的家庭提供帮助。我们还动员已经脱贫、生活改善的贫困户参与”。

以“进每一条巷、敲每一家门”协助居民脱贫 - ảnh 1

       通过各种基金来源,其中包括扶贫基金,胡市第五郡共向124户次贫困户贷款近17亿越盾,社会政策银行的贫困户贷款基金也向乡个家庭提供生产经营贷款23亿越盾。

       第5郡第14坊的武氏如一家是当地特困家庭之一。她家的生活来源全靠在街上摆水果摊。她的孩子放学后都要在家帮母亲看摊。

       在第五郡扶贫委员会的帮助下,武氏如贷款开了一家小咖啡店,每月收入400多万越盾。她的孩子也找到了稳定的工作。

       她说: “ 过去我在街上卖水果,入不敷出。现在,在扶贫委员会提供贷款后,生意稳定了,生活也好了。开始收入不多,但渐渐也好了起来,每月能攒下钱,现在也买了一间房”。

       不仅武氏如,第五郡很多人也得到贷款扶持,脱了贫,有的家庭过上了小康生活。不仅向居民提供贷款,第五郡扶贫委员会还与每个贫困户紧密配合,指导其如何用好贷款发展家庭经济,获得稳定和长期的收入。

       此外,扶贫委员会还主动与各企业、生产经营单位联合为贫困劳动者、无自主脱贫能力者介绍工作,郡里还动员好心者、各单位、赞助组织合作介绍适合劳动者的工作,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年初以来,第5郡已经动员18个单位经常向贫困户和准贫困户提供帮助,总经费为10多亿越盾。

       第14坊特困户华人邓光明说: “我做摩的司机,老婆患有轻度精神病,能干的活儿不多。每个月, 郡人民委员会补助我家50万越盾,好心者赞助20万越盾。我家还买了保险卡,收到自行车。两个孩子都有助学金,每个每月120万越盾”。

       目前,第五郡只有185个准贫困户,比年初减少了百分之20。据第五郡劳动荣军社会局局长韩更介绍,今后,该郡将继续提高居民的意识,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继续切实有效照顾准贫困户,帮助其开展生产经营,避免返贫,逐步提高居民的收入。

       她说: “目前,第五郡还有贫困户,我们将继续提供帮助。对于孤寡老人,无收入者,我们继续提供经常性保障。对于儿童,则通过助学金提供帮助,对于考不上高校的学生将推荐入读雄王技术中专”。

       在第五郡扶贫委员会和郡扶贫自管小组成员的努力下,今年7月,该郡成为了胡志明市第一个提前一年完成2014-2015年减贫目标的单位。第五郡的好做法和有效脱贫模式将推广到胡市其他23个郡。(完)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