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德米粉生产业: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永峰
Chia sẻ
(VOVWORLD) -萨德市西部地区不仅是同塔省的花卉之乡,还以100多年历史的传统米粉生产业闻名。以丰富的淡水资源,加上适宜的土壤和气候,这里出产优质大米,并造就了品质优异、风味独特的萨德米粉。
萨德米粉生产业: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 ảnh 1

18世纪,许多人从北部各地迁移到中部和南部立业,并在富饶的萨德扎下了根。出于节省习惯,和为应对洪水,当地家家户户都想方设法长期储存粮食,将稻谷磨成大米,然后,做成米粉。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新富东米村成为当地生产米粉及米粉制品最著名的地方。

萨德米粉以洁白、滑爽、柔韧、芳香远近闻名,是其他地方比不上的。之所以如此,业内资深前辈解释说,萨德是一片得天独厚的土地,位于前江与后江之间,尤其是前江有一段流入萨德形成了pH值呈中性的萨江溪,不会因为明矾而呈酸性,也不会因为盐而为咸水。
正是因为甜蜜的河水与肥沃的九龙江平原的结合,才有了好米,也才有了今天的萨德米粉。
萨德米粉村会馆主任、四良米粉厂老板阮文良说,他家从事米粉生产有100多年了。他说: “我和孩子们都决心维护和传承前辈留下来的传统米粉生产业。村会馆的所有村民都意识到要负起责任,进一步发展米粉生产业。与此同时,要保障食品卫生安全和保护环境”。
 随着时间的流逝,萨德米粉生产业也发生了很多变化,但这个行业让四良一家和萨德米粉村的很多家庭稳定了生活,许多家庭食物充足,也有了积蓄。

萨德米粉生产业: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 ảnh 2

过去,村民主要以手工生产。做米粉,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也要经过多道工序,如选米、洗净、磨碎、压碴、打粉、烘干、包装等等。为发展该行业,萨德米粉厂家大胆投资发展生产机械。这为米粉生产行业创造了新的转折点,减少了劳动力,降低了产品成本,同时确保了清洁、无菌。
目前,萨德共有160户家庭从事米粉生产,用工1千多,年均米粉产量3万多吨。很多米粉产品达到了“一乡一品”4星级标准,如干年糕、椰奶煎饼粉、干米粉、干河粉等。这些产品在国内外超市、购物中心、连锁超市以及大小经销店销售。今年4月26日,越南文化体育和旅游部向“萨德米粉生产业”授予民间知识、传统手工艺行业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证书。萨德市人民委员会副主席武氏平说: “今后,萨德市将大力推介手工艺行业。从而,提高手工艺行业,也是传统手工艺行业的形象,我们也加大革新,应用科技于生产。另外,我们也同村民一道将产品销往国内外”。
 据2020年萨德米粉生产业发展,及2030年远景提案,当地政府将继续推动形成与发展经济合作模式,连接生产、销售;建设社区旅游发展模式和体验游模式,而主要亮点是将米粉传统生产业村与萨德花卉村结合在一起。这两个传统手工艺村的合作将为吸引游客、推介形象、介绍当地独特文化和促进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形成与发展100多年来,萨德米粉业在各方面不断发展。家庭的秘方和传统技术与先进的科技相结合,支撑着萨德米粉生产业的长久发展。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