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江省富新县富平乡扫把手工艺村重视发展生产

潘文映-玉英
Chia sẻ
(VOVWORLD) - 近20年前的2006年,安江省富新县富平乡的昏果扫把生产手工艺村被安江省人民委员会认定为手工业村。目前,该手工艺村正不断加大投资,扩大发展规模。
安江省富新县富平乡扫把手工艺村重视发展生产 - ảnh 1

昏果扫把生产手工艺村已有数十年的历史,主要集中在平成村。据年长者回忆说,以前,昏果到处是芦苇丛生,每逢雨季,人们就把芦花摘下来晒干,然后扎成扫把在家里使用。久而久之,做扫帚就成了很多家庭的一项生计。

目前,手工艺村有约350个生产经营户,聘用劳动力1000多人。扫把有两种,价格每把2万越盾。平均每个月,昏果手工艺村生产20万把。产品在国内各地销售并出口到国外。村里生产户陶忠孝说: “主要销售市场是柬埔寨,约占70%,国内、印度尼西亚和泰国占30%。根据订单情况,每周发货 4 至 5 辆车。最忙的是柬埔寨春节假期前的几个月。这时候订单较多,每天需要60到70名工人。”

现在,扫帚编制已有机器设备辅助,使扫把更加结实漂亮。不过,大多数扫帚编制工序仍需要手工完成。无论是塑料柄还是竹柄的扫帚,都需要梳理、捆扎、编织等工序,现代化机器也无法取代工匠灵巧的双手。由于产品销售稳定,劳动者的收入也稳定。工人何伟说: “以前,我在平阳省一家饭店打工,后来回到家乡做扫帚,至今已一年多了,收入还算稳定”。

安江省富新县富平乡扫把手工艺村重视发展生产 - ảnh 2

富平乡居民团氏如意说: “以前,我在家里帮母亲照看小妹,现在出来做扫把。这里工作稳定,每个月收入500万至600万越盾”。

如果以前芦苇棉是生产扫把的主要原料,只能在水季才能采集生产,但现在编制扫帚所用的是粽叶芦花。这种材料产自中部各省,不分季节,产量大,所以一年四季都可以生产。平成村扫把厂的高文木说: “以前,使用金瓯、坚江等地的原料,但过了一段时间,原料没了。后来才试种中部的粽叶芦,常年都有人向我推销、送货,不缺货。每天,我厂产1千把,除去人工成本,每把利润1千越盾”。
为了维护和发展手工艺村,社会政策银行富新县分行和乡人民委员会积极为居民获得低利率优惠贷款创造条件。富平乡手工艺村管理干部胡诚实说: “手工艺村为当地工人创造了就业机会,为保障社会民生作出了贡献。一般来说,在手工艺村打工的人不属于贫困户。根据市场的需求,要做出越来越多样化的设计。富平乡和安富县也计划将这个手工艺村打造成品牌;成立合作社,联合起来,打造“富平扫帚”产品,以更高的价格出售到市场。”

扫把常年生产,不仅为当地居民带来了稳定的收入,也为维护和发展传统工艺,保护手工艺村文化做出了贡献。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