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棉族同胞转换种植方式发展经济

沙莺 -秋姮
Chia sẻ
      (VOVworld)- 茶居县是茶荣省高棉族同胞人口最多的县,占全县人口百分之60多,这也是全国高棉族同胞人口最多的县。过去,当地居民靠农业和打工谋生,因此贫困户比例较高。近几年来,在中央的帮助下,并随着技术转让、转换耕作物和养殖物的开展,当地农村贫困地区居民的生活有了明显的改变。

       (VOVworld)- 茶居县是茶荣省高棉族同胞人口最多的县,占全县人口百分之60多,这也是全国高棉族同胞人口最多的县。过去,当地居民靠农业和打工谋生,因此贫困户比例较高。近几年来,在中央的帮助下,并随着技术转让、转换耕作物和养殖物的开展,当地农村贫困地区居民的生活有了明显的改变。

       由于家里没有耕地,近20年来,55岁的茶荣省茶居县玉边乡乡民石氏五先后到金瓯、同塔、胡志明市等地打工谋生。而今年,她就不必奔波外地了,在家里每天也能挣到7至8万越盾了。

       她说:“以前我到胡志明市打工,帮人家从车上卸货,但做不长,因为货太沉了。现在,我在家里受雇帮人摘豆果,工作较为轻松。总的来说,在家里,别人雇我做什么,就做什么,好处是早上出工,下午就回家了。而在城里,一个月才能回一次家,有时干脆没时间回家”。

       茶居这块土地曾经被看做贫瘠之地,含沙量高,温度也高,水稻一年只能种一季,产量也不高。自从当地推广水稻和其他庄稼轮种,并加强电气化以来,面貌焕然一新。如果说过去一个家庭有数十块地,生活还很紧巴,而现在则成了富裕户,年收入数亿越盾。

       石氏蓉一家有四块地,要供孩子在胡志明市读大学。她说:“花生、绿豆一季,水稻一季。种花生比种水稻利润高。过去不种经济作物,收入低,家里就母子两人,孩子又正在读书,所以,生活非常困难。自从种了花生,生活好多了,今年比往年好得多”。

高棉族同胞转换种植方式发展经济 - ảnh 1

       新山乡居民金氏碧凤一家也靠水稻和其他庄稼轮种脱了贫。参加技术培训后,他们夫妻俩大胆地把两块稻田转种其他庄稼,每年收入3000万至4000万越盾。特别是今年,尽管辣椒价格低过往年,每公斤只有1.2万越盾,但家里两块地种辣椒,除去费用后净赚1500万越盾,比种水稻高4至5倍。

       金氏碧凤说: “ 过去种一季瓜菜,两季水稻,而今年,种三季瓜菜、一季黄瓜、一季苦瓜、一季辣椒。黄瓜收入1000万越盾,苦瓜1000万越盾 ,辣椒正在收割,还没算出来。但一天产量70至80公斤,目前,地头收购价为每公斤1.2万越盾”。

       茶居县过去的低效益稻田都转换了其他作物。截止目前,共有近4000公顷低效益稻田转换为养殖、其他作物与水稻轮种、其他作物种植和水产养殖、水果种植等模式。

       与此同时,当地还加强向农民转让技术,年初以来共组织了近60个培训班,1500多人次参加。

        3年来,依靠中央提供的经费,茶居县投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乡际、村际公路,农村桥梁,总投资450多亿越盾。

       该县还担保贷款1000亿越盾发展生产,投入170亿越盾为特困高棉族家庭建房。

       与此同时,当地各行业、团体还大力宣传、动员贫困户自力更生,摆脱贫困。由此,当地贫困户比例从百分之30降到了百分之21.5。

       茶居县民族局局长金玉霜说:“在国家的帮助下,特别是实施帮扶少数民族的政策,其中包括经济领域的转换种植和养殖结构,茶居县高棉族同胞的生活得到明显改善。特别是家庭经济近年来良好发展。总的来看,居民过年过节像样多了,不像过去那么浪费,组织活动也能维护民族优良传统” 。

       农业生产效益的提高促进了茶居县新农村建设的开展,也给地高棉族同胞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带来了新的变化。这就是当地少数民族同胞努力脱贫的动力。(完)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