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Vworld)- 早在数千年前,西原地区就出现并流传一种非常独特的乐器。这是一种敲击乐器,通常称石琴,莫侬族称作匡吕(Goong Lu),即石锣。石琴是西原人民心声的寄托,琴声响起,听者似乎从中感受到了西原人民的心思。
石琴声或如山林呼啸,或如溪水潺潺。或如当地人娓娓述说,是其日常生活中的精神抚慰,时而欢乐,时而惆怅。
第一套石琴是于1993年在莫侬族居住地——多农省达耶勒县发现的。据当地莫侬族同胞回忆,一名居民在达克尔溪边捕鱼时找到了3块石片,敲击时声音非常悦耳。后经鉴定,专家们证实,这些石片是近3000年前的石器时代古石琴的残片。
史前人类用在其居住地找到的各类现成的石头制作石琴。原本毫无生命的粗糙石头经人们的精心制作变成了乐器,其发出的奇妙声音如同西部高原大森林在回响,并一直传到今天。
西原石琴研究专家元心说:“这些石片的声音很独特,其原因是它们在水下浸泡多年,外面都磨掉了,只剩下内里的石骨,硬度很大。发出的声音如同钟鸣。这就是石琴原料的特征。敲击时,其声音与山林融为一体,如同把人们带回了原始的生活状态,回到了大自然和森林的怀抱中。”
以其敏感的心灵,强大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创造力,莫侬族制作了一套套质朴的石琴,体现了人与大自然的水乳交融及对大自然的征服。
用作石琴的石片叫做岩石、角石。切削石片的方法很讲究,每一片的长短厚薄不一,这样才能发出高亢或低沉的声音。长、大、厚的石片一般声音低沉。短、小、薄的反而声音清亮。
莫侬族制作的石琴,又称石锣是一种自发声乐器,由六块石片组成,规格和形态各异。最长的约30公分,最短的约10公分,重约5至7公斤。
六块石片的音色相当于组成弓波钲(Cung Bor)的六面铜钲。古石琴被莫侬族用来驱赶禽兽,保护庄稼,后服务于各种社群活动。
平日,人们把它藏在大背筐里,每逢节假日才会取出来演奏。由于具有神圣的意义,它是唯一在新炊节、庆祝丰收节、刺牛节、竹竿酒节等节日上演奏的乐器。在古代莫侬族人的观念中,石琴的声音如连接人与天地神灵、过去和现在的纽带。
达耶勒县广信乡莫侬族石琴艺人鸟任告诉我们:“敲击石锣,我们又想起父母生前。石片的声音是不会消失的,因为这是自古以来的民族传统。子孙后代也不能让它失传。我们敲石锣,以庆祝新炊、丰收,祈求粮谷满仓。”
节日里的石琴声犹如山林回响,既生动、欢快,又低沉,有时很有节奏感,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悠扬。高亢时,琴声悠远清亮,低沉时却犹如从石壁传来的声音。
石琴声有时如同来自过去的细语,是与莫侬族分享喜怒哀乐的诉说。十分有趣的是,石琴和西原锣钲的音阶完全相同。
历经千年,尽管已经改为使用锣钲,但西原地区和莫侬族依然保存着古石琴。和传承民族文化一样,古莫侬族人中广为流传的敲击石琴习俗如今依然世代相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