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依族文麻人之棉纺织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Chia sẻ
(VOVWORLD) - 文麻(Thu Lao)是越南岱依族的一支,通常被称为黑岱依族。文麻人口约有1400人,主要分布在老街省的猛康和新马街两县。文麻人仍然保留着他们的传统习俗、信仰文化、传统行业,其中包括棉纺织业。
岱依族文麻人之棉纺织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ảnh 1

 从古至今,种棉织布一直与滔诸坪乡三查村文麻妇女紧密相连。棉纱织造的衣服,加上巧妙的裁剪和精心的染色,呈现出独特的色彩。滔诸坪乡人民委员会副主席曹阿寅坦言,文麻人钟爱身穿完全由他们自己种植和织造的传统服装.

    曹阿寅: 对于棉花种植,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含诸多环节。首先是选种,然后进行播种。一般而言,棉花的种植季节在2月或3月。在选择种植地时,湿润的土壤尤为关键,务必保持土壤松软。而在整个种植过程中,精心的照料至关重要,同时不得使用化学药品,并采用手工除草,以确保棉花产量的最大化。

        棉花从播种到最终收获,大约需要4至5个月的时间,当然,这也受天气因素的影响。只有在土壤保持足够湿润和充足的营养时,棉花才能如期收获。

  曹阿寅:   棉花收获一般从七八月开始。到了十月就开始分棉,此时也正是闲暇的时候。分棉后才开始纺纱,纺纱完成后进行染色,最后再把布织出来。
岱依族文麻人之棉纺织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ảnh 2

  按照文麻人的传统经验,将选择最优质的分好的棉花进行织布。而品质稍逊的棉花则用于制作床单、浴巾、垫子以及枕芯等用品。在制作服装布料时,女性的灵巧手法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如此,才能保证织出想要的最佳效果。

  将棉花制成纱线同样经历一系列复杂的步骤。滔诸坪乡的载氏云大姐提及,选择晴朗的天气至关重要。

载氏云大姐:   当我们制作纱线时,必须先将其煮沸,然后晾干,待其充分干燥后再进行纺织。纺织好的纱线再进行拉长并卷起,然后进行染色处理。每一个步骤都需要在阳光下晾晒。

为了手工织布,文麻人的织布机同样别具匠心。制作织布机时,男性们会前往森林中,精选无虫蛀、无裂缝、轻盈且耐用的优质木材。

曹阿寅: 织布机的结构与以往赫蒙族的织布机并无太大不同,但稍显复杂的是,我们的纱线需要交叉编织。织成布后才开始制作图案。

     通过耕种棉花、用最朴实的工具手工织布,三查文麻人终于打造出了传统的布料与服饰。

  滔诸坪乡党委书记崇萧和:    文麻人从过去到现在一直保留着织布技艺。他们现在穿的衣服仍然由自己所织布料制成。不仅是老年人参与其中,年轻人也积极参与,这一传统将会延续下去。我们还制定了保护和传承文麻人文化特色的计划。
岱依族文麻人之棉纺织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ảnh 3

     除了传承技艺,地方政府也着眼于发展手工织布业以促进经济发展。

  滔诸坪乡妇女联合会曹氏缫主席:    妇女联合会呼吁上级妇女组织支持各项项目,比如为从事棉花种植与织布等业务的女性提供贷款,或者成立生产合作组或合作社。通过这些举措,我们将打造一个能够推动当地特色产品销售的网络,不仅在国内,更期待走向国际市场。
     4月24日,文麻人的传统织布技艺被越南文化、体育和旅游部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一举措有助于促进文麻乃至新马街县各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扬。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