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Vworld)- 长屋是埃德族一个大家庭的住房,是其母系氏族社会制度的特征。有时也是一个大家族的住所,并在家中一名女性成员成婚后进一步加长,由此有个说法,长屋如同悠远的钲声(因为站在屋头敲打铜钲,站在屋尾只能听到很小很小的声音,走到屋外就什么也听不到了)。
埃德族长屋是用竹子或木头建成的高脚屋,地板和墙壁是用打扁了的毛竹或老竹拼成,屋顶用白茅草铺设。
铺屋顶时束成一捆一捆的,叶尖部分顺着屋顶往下垂。叶的根部往里折起来。埃德族的房子通常坐北朝南,从远处看形似一艘船。
想知道房子的长度就要算大梁的数量(埃德族将大梁称为“德”(đê)),一根大梁配有两根柱子。房子有多少大梁就有多少间屋子。
越南民族学博物馆副馆长阮维绍说:“长屋的长度随主人而定,要看这一家是否人丁兴旺。以前,有些房子很长。到了第三代,家中的外孙女结婚了还住在那里,房子继续加长,甚至到了曾外孙女成家也还在加长。据我手中掌握的法国人资料介绍,法属时期,有的长屋全长200多米。”
长屋空间纵向延伸,分为两大主要部分。从正门进去是主要部分,占三分之一,叫做嘎赫(Gah),其余为沃克(Ôk)。
嘎赫是待客的地方,有客人炉灶,是全家的公共活动场所,祭祀神灵的地方,未婚男子的卧室,也是摆设各种贵重家具的地方。
两个部分由一排名为“克梅克芳”(Kmeh Kpang)的雕刻柱子隔开,其中东边的柱子为主柱,旁边摆着一张板铺,供家主在举行家庭会议时就坐,西边的柱子叫做鼓柱,旁边放着一面大鼓,而这面大鼓放在一个称为“克潘”(Kpan),高0.5米,长10至20米的板凳上,供乐手坐着打鼓,敲锣。
板铺底下放着锣钲。东边的柱子后面放着一排大瓷瓶。客人炉灶旁是各种礼仪专用炉灶。
越南民族学博物馆露天陈列室干部谭氏合向我们介绍馆内陈列的埃德族长屋:“这是一个富裕家庭的长屋。主人的富裕体现在客房的摆设上。客房也是举行各种节日和仪式活动的地方。尽管只是家庭活动,但也有社会性,因为他们邀请很多邻里乡亲前来参加。由于有村民参加,因此客房也是埃德族极具社会性的房间。他们在客房摆放多种物品,比如竹竿酒、锣钲、铜锅等,这些东西对埃德族来说都是贵重物品。这些物品越多,越说明家主经济很宽裕。”
在每间长屋中,埃德族人雕刻各种动物,如大象、螃蟹、鱼等。这些雕刻也能反映家主的富足。
谭氏合接着说:“比如大象的雕像,要真的有大象才能雕上去。其他的如蜥蜴、龙、螃蟹、甲鱼等是埃德族民间信仰中的动物。他们之所以雕刻蜥蜴,是因为希望它能给全家带来吉祥,带走晦气,其中较为特别的是遍身是鱼纹鳞、须和翘角的龙。专家认为,这是埃德族原始花纹,不会与其他民族混淆。”
长屋两个门的楼梯也是埃德族长屋的一大特色。屋前的楼梯供来客和男性专用,屋后的是女性专用。
谭氏合告诉我们:“一般的埃德族家庭长屋有两具楼梯:雌梯和雌梯,一具在前,一具在后。屋前的大门朝北,其前面的梯子也是主梯。过去,宽裕家庭的主梯共有两具。雌梯上一定会有一对乳房和一弯月牙。雄梯没有雕刻,只有台阶。”
长屋不仅是人们生活的地方,也是维系一代代埃德族人的地方。当家中女儿结婚,长屋便会加长,外孙女成婚后也一样,就这样一节一节地长出去,保护着一个大家庭。
就在这个空间里,夜幕降临时,全家人围坐在炉灶旁。女人织布、刺绣,男人修理梨、锄,老人则给小孩讲史诗、长诗。也在这个空间里,埃德族的各种风俗和礼仪得到传承并完好保存其民族魂魄和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