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那族人的公房

本台驻西原地区记者
Chia sẻ
(VOVworld)西原地区北部是嘉莱族、巴那族、色当族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这些民族有建设公房的传统。公房是每个村庄举行重大活动、村长老召集全村人民商讨本村大事的地方,也是举办传统盛会、村里老人向年轻人传授本民族文化的场所。

        (VOVworld)西原地区北部是嘉莱族、巴那族、色当族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这些民族有建设公房的传统。公房是每个村庄举行重大活动、村长老召集全村人民商讨本村大事的地方,也是举办传统盛会、村里老人向年轻人传授本民族文化的场所。

巴那族人的公房 - ảnh 1
       公房通常在建村之后起盖。这是全村最重大的事件,因此大家都非常愿意尽点力。有的砍木,有的破竹,有的割藤。德高望重的长者和长老则代表全村村民选择建设公 房的地点。他们要花上数周,甚至数月的时间去选择一块风水宝地。这块地必须是高地,确保公房建起后冬暖夏凉,而公房须建在村中央,以便村民无论站在何处均 能看见屋顶。

巴那族人的公房 - ảnh 2
        公房建设非常讲究,但可大可小,建设时间也因此可长可短。有些公房一建就是几个月,甚至一年。昆嵩省昆嵩市第二昆嵩科邦村公房就是一个例子。这座公房高16米,宽5米,长14米,花了整整一年才建成。村长老阿究告诉记者:“我村公房于2002年兴建。全村村民一起动手。我们按组分工,30到50人一组。有人上山砍树,有的在村里劈竹。”

       公房不仅是各种公共活动的举办场所,更是凝聚村民感情和精神力量的地方。昆嵩市第一昆初蓝村现年83岁的长老阿闰说:“公房是长老委员会和全村人民共商本村大事的地方。自古以来,有村就有公房。小村建小公房,大村建大公房。”

巴那族人的公房 - ảnh 3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市场经济、城市化、社会生活不断变化的影响下,巴那族和西原地区不少传统公房已严重失修。可喜的是,由于充分认识到公房在西原少数民族生 活中的重要性,各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已及时采取措施,加以保护。昆嵩省省委通过了恢复传统公房决议。由此当地巴那族公房基本保持了原貌,建设材料多以木和竹 为主。由于得到政府资助,这些传统公房比原来更为美观大方。

        除了原有功能,如今,公房已经成为村民举办各种集体活动的场所。昆嵩市各个巴那族村寨每周一上午都在公房举行升旗仪式。第二昆克罗村村长阿兵告诉我们:“周一上午举行升旗仪式后,我将向全体村民回顾上周大事,通报本周工作。很多事情关系到村民的切身利益,如牲畜口蹄疫防疫注射等等,因此大家都很踊跃参加。”

巴那族人的公房 - ảnh 4

        西原地区巴那族公房是当地少数民族极富特色的文化标志。保存公房等于保护村庄的《心脏》。这里深藏着多个少数民族的神话传说和传统文化。保存公房等于维护西原少数民族扎根于传统、顺应社会潮流、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完)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