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Vworld) - 很久以前,太平河北部就流传一句俗语“吃的在瓦村,说的在阔村,做药在阮村”。根据状元梁世荣撰写的《戏坊谱录》,阔村属于太平省东兴县风珠乡,是越南7个嘲戏摇篮之一。当地数十个嘲戏班走遍全国各地表演。阔村村民以声音婉转,讥嘲巧妙,舞姿优美闻名遐迩。
“太平世代以来,这是我的家乡——嘲戏发源地”。这是阔村6岁村民范氏海甜美的歌声。与当地居民一样,范氏海打会说话起,就会唱嘲了。没有人知道,阔村嘲戏始于何时,只知道,很久以前,阔村嘲戏就享誉各地了。陶班主、商班主等嘲戏先辈就是在这片淳朴的土地上成名的。
嘲戏与当地居民紧密相连,就像每天必吃的米饭一样。阔村村民说话常常语带双关,一举手一投足,也带点舞蹈味道。
阔村村民阮氏明说:“我爱嘲戏曲,就好像嘲戏已渗入我的血液。目前,我全家都能演《刘平与杨礼》。我的兄弟、子孙都能唱嘲”。
东兴县风珠乡文化干部郭文六说:“为何当地居民爱嘲戏,因为他们从出生起,就在妈妈的怀里,听着妈妈唱的嘲曲入睡,慢慢的,长大后很自然就爱上了嘲戏。阔村嘲戏是渗入当地居民血液的文化风尚,被喻为吃的饭喝的水”。
阔村嘲剧表演场是个4面舞台,以便演员和观众可以直接交流。因此,阔村演员擅长即兴表演,唱词也根据现场气氛随机应变,没有什么固定套路。阔村村民出门表演只带一个装道具、服装的箱子。这个箱子本身也是个道具,有时是个宝座,有时是大官批阅文件的书案,有时是书生坐着看书的椅子。
阔村嘲戏俱乐部主任阮文热表示,阔村嘲戏就像当地居民一样平凡朴实。
他说:“一个突出特点是他们唱功精湛,一些曲调听上去感觉就像真的。比如《盖天被》,观众感觉唱的人是真的喝醉了”。
目前,在已统计的150个嘲戏剧目和唱段中,阔村有上百个,其中一些是阔村嘲戏独有的,如:河味、缘分等。
看过《慈识遇仙》、《观音氏敬》的人都感觉到,同一出戏,同一个动作、情绪,阔村艺人演的跟别人不一样。因为阔村艺人一直坚持古典唱法。
乡文化干部郭文六说:“阔村村民善于即兴发挥。他们就在舞台上现演现编。 有时不按剧本演,但观众浑然不觉。它不像现代舞台那样,与观众距离较远”。
经历沧桑变化,阔村嘲戏仍然在当地居民心中保留着原有的虔诚。歌舞、唱嘲已成为阔村村民的生活风尚。每逢新春,远方游子回归祖地,欢聚一堂举行嘲戏盛会。这些日子,全村鼓声连连,观众如潮。人们常说:阔村村民过的是嘲戏年。“亲爱的绿腰带。请跟我去看阔村嘲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