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省“亥席”——编织的情感

兰英
Chia sẻ
 (VOVworld)-太平省兴和县新礼乡亥村有历史悠久的草席编织业。一谈到“亥席”就是在说以精巧技术编织而成的席子,其中选料、编框等环节十分讲究。“亥席”不仅是闻名太平省兴和县,也是闻名全国的亥村手工艺品。亥村手工艺人日夜编织款式美、质量好的一张张草席,每一张都融入了红河平原居民的情感。

  (VOVworld)-太平省兴和县新礼乡亥村有历史悠久的草席编织业。一谈到“亥席”就是在说以精巧技术编织而成的席子,其中选料、编框等环节十分讲究。“亥席”不仅是闻名太平省兴和县,也是闻名全国的亥村手工艺品。亥村手工艺人日夜编织款式美、质量好的一张张草席,每一张都融入了红河平原居民的情感。

太平省“亥席”——编织的情感 - ảnh 1

从太平省太平市出发,沿着稻田间的小路走约四十公里,就到亥村了,这里是太平省以草席产品闻名遐迩的村庄。

在按传统建筑样式建成的范敦礼庙,游客将听到村民讲述有关“亥席”编织业鼻祖的故事。

很久以前,亥村就有草席编织业了,但织工都是使用竖式织机。这样编出的草席既不好看也不结实。后来,亥村村民范敦礼于1481年(后黎朝洪德十二年)黎圣宗皇帝统治时期考中状元,并被派到中国明朝当特使,期间,范敦礼学会了中国的先进席子编织技术,他回国后就教给亥村村民。从此,这里编织的席子很好看,一根根草又平又均匀。这种席子越来越受欢迎。后来,村民尊范敦礼为草席编织业祖师,又称“席子状元”并建庙祭祀。

太平省“亥席”——编织的情感 - ảnh 2

以其悠久传统,今日的亥村仍传承这一行业并生产多种著名的席子产品,供应四方客户。据亥村资深草席织工吴维连介绍,新礼乡共有三千二百户家庭,其中百分之八十从事草席编织业,每年向市场提供各种款式和种类的数百万张席子。经历兴衰沉浮,村民仍传承和维护这一行当。

吴维连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鼎盛时期,人人用席子,家家用席子,谁都用席子。‘亥席’的优点是既漂亮又耐用。所以远近客户都找到亥村买席子。这使亥村闻名远近。”

“亥席”种类丰富,如花席、豆席、无纹席、蒲草席等,且尺寸不同。亥村村民每年只编织八个月,剩下的时间从事耕作。以前,村民靠手工编席,因此花了很大功夫,但产量不多。

太平省“亥席”——编织的情感 - ảnh 3

村民阮秋绸告诉我们,现在大家用编织机,产量比以前高了,工匠的收入也显著提高,而最重要的是席子质量仍得到保障。

她说:“手工编席很慢。现在用编织机,生产速度较快,收入也较高。以前,每个工匠一天能编四张席子,现在每天能生产二十对席子。工资高了,村民们很高兴。”

因坐落在红河与潞河等两条大河的交汇处,亥村村民也种植黄麻、蒲草等用于编席的原料草。发挥原料专产区与传统编织技术等优势,亥村生产出了在红河平原独一无二的多种特色产品。

“亥席”按照席子种类和客户要求而被染成各种颜色。而其能让人一眼认出的特征是席子上的玫瑰、莲花、寿字等花纹图案。这是难度很高的编织技巧,要求工匠有经验和创造力。这正是消费者与客户喜欢到亥村购买草席的原因所在。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