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姑-越南山泽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Chia sẻ
(VOVWORLD) -在春末夏初,当农活告一段落时,地势高耸的广宁省平辽县的山泽族同胞便开始欢聚一堂举行热闹非凡的“颂姑”节(也称“三月节”)。这个节日源远流长,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如今得到了保护和发扬,使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颂姑”的歌声继续在越南东北边疆地区散发出独特的精神价值。
颂姑-越南山泽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 ảnh 1

   “颂姑” (Soóng cọ) 意为“歌唱”、“对唱”,是山泽族同胞世代相传的精神食粮,山泽族为广宁省的少数民族之一,聚居在平辽、仙安、巴扯等山区县。80%以上的人口是山泽族的旭动乡阿婆㦃氏河描述了藏在他们心窝子里的民族音乐: 

    "我是听着“颂姑”的旋律出生的。无论是走这个村还是访那个寨,或者是参加婚礼、节庆、聚会等我们都会一起唱响“颂姑”,男女对唱,直到天亮。天亮了我们又唱着告别"。

     在山坡上、田间地头、溪边,山泽族男女的“颂姑”歌声随风飘荡。虽然没有伴奏乐器,但“颂姑”声因为歌者绵长而悠扬、柔和的嗓音而令人心醉。有时男女对唱,有时多人合唱。歌曲的内容丰富多样,既反映了劳动生产生活、大自然和国家,又歌颂了人民和爱情。

     山泽族同胞全年都唱“颂姑”。每年农历三月十六的“颂姑”节成为山泽族同胞的特有节日。“颂姑”演唱佼佼者镯文辰大哥表示,他保存和记忆了数百首传统歌曲,并创作新歌以传授给子孙后代.

镯文辰大哥:在我还小的时候就会唱“颂姑”。从那时起,几乎每年都有节目,庙会、庆典我都参加。了解和理解歌曲的内容是非常有意义和有深度的。我将与俱乐部的成员努力学习、维护并传授给未来的学生们,传承山泽族的“颂姑”传统。
颂姑-越南山泽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 ảnh 2

     从2005年至今,平辽县已经建立并定期举办规模宏大的专业“颂姑”节。除了传统歌唱外,该节日还是各少数民族同胞之间交流的场所,在各种民间游戏如陀螺、蒙眼捉鸭、猜码等比赛中一比高下。

    每年,“颂姑”节都会吸引大批游客来到广宁省。节日也是当地人民介绍山泽族独特文化价值的机会。

来自北宁省的游客吴辉泰: 这是我第二次参加平辽县的“颂姑”节。节日大致再现了这里各民族的文化、生活、风土人情,使我感受到了当地人民的热情和好客。

     去年底,广宁省平辽、巴扯、潭河、仙安和芒街市的山泽族传统表演艺术“颂姑”被公认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为包括平辽县在内的各地继续保护和发扬文化遗产的价值创造了机会。“颂姑”不仅是山泽族同胞的精神食粮,而且还成为当地独特文化的一部分,为东北边疆的山区增添了色彩。这也为广宁省平辽县继续保护、发展并促进文化遗产在现代生活中保持活力奠定了基础。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