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族

黎芳
Chia sẻ
(VOVworld) - 在越南民族共同体中,埃德族(Ê Đê)在中部和西原地区少数民族中历史较为悠久,传统文化独具特色。埃德族根源充分反映在其史诗、建筑、造型艺术和民间文化上。

     (VOVworld) - 在越南民族共同体中,埃德族(Ê Đê)在中部和西原地区少数民族中历史较为悠久,传统文化独具特色。埃德族根源充分反映在其史诗、建筑、造型艺术和民间文化上。

埃德族 - ảnh 1

      在越南54个兄弟民族中,埃德族人口位居第12,约为33万多人。埃德族主要居住在多乐省、嘉莱省南部、庆和和富安省西部。
      埃德族语言属马来语系,起源于远古时期的沿海地区。尽管已经移居越南中部地区,并在8世纪末至15世纪逐渐迁至西部高原,但在埃德族的深层文化中,码头、船只等形象依然无法磨灭。埃德族的长屋外形就像一艘长长的船,正门在屋的左边,窗户在两侧。
      屋内的木顶呈拱形,和船篷十分相似。埃德族住房为低矮式长形高脚屋,长度随家中的人数而定,约15米至100多米。
      埃德族住房与西原地区其他民族住房有一些不同之处。这些住房是一个母系氏族社会制度大家庭的居住场所。长屋也是最反映埃德族文化特色的标志性建筑。
      越南民族学博物馆副馆长刘雄博士表示:
“从文化角度看,长屋反映埃德族母系氏族社会文化特征的很多内涵、很多方面。一踏上长屋就能发现母系氏族社会的特征,住房北面前楼梯上和屋内柱子上雕有女人丰满的乳房形象和图案。屋内用品也明显带有这些特征。”
      在埃德族家庭中,女性是主人。儿女随母姓,儿子没有财产继承权。婚后男人落户女家。只有女儿有继承权,最小的女儿继承祖堂,有责任赡养父母。
      当家中的一个女儿结婚时,住房将继续加长。只要看长屋的窗户便可知道家中女儿哪个没成家,哪个成了家。打开的是有夫之妇。
      在生产劳动中,埃德族以前主要靠打猎、采摘、火耕、捕鱼、编织、织布等为生。埃德族农业生产的特点是轮休耕种,即在一块耕种的土地旁会有一块轮休的土地,这样做是旨在让土地恢复肥力。
      如今,埃德族不仅耕种坡地,还加工农产品,种植咖啡、橡胶、胡椒、可可等经济作物。除了种植外,埃德族也养牛、养象,并编织各种用具,制作铜器、陶器、首饰等,为其日常生活和信仰仪式服务。
      信仰生活方面,和西原地区其他民族一样,埃德族将天视为最高神灵,早在远古时期,埃德族就认为,每种自然现象或事物都有一位神灵主宰,如雨神、山神、河神、林神等等。在他们的观念中,万物有灵,无论是花草、房屋,还是锣钲都有灵魂。
      西原文化专家阮柱认为:
“江河、山林等各种自然条件造就了埃德族文化。这也是埃德族对祖先、山林、对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对形成他们今天生活的事物表达感激之情的一种方式。所以就连锣钲曲也带着深山密林和江河溪流的气息。”

埃德族 - ảnh 2
埃德族的成人节。图片来源:因特网

      本着这一传统,在今天的文化生活中,各地的埃德族同胞依然保留着极具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和礼仪,如:刺牛节、新房祭祀仪式、成人节等。
      埃德族口传文化也格外丰富,神话、传说、民谣、俗语,尤其是长诗、史诗应有尽有。埃德族喜爱唱歌和演奏乐器,并在该领域颇有天赋。较为普遍的乐器有:锣、钲、鼓、笛、竽等。
      如今,尽管埃德族生活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这一切并没有使其向往根脉和祖先的传统有所埋没。他们的特色文化和风俗也极大地丰富了越南民族文化。

反馈